恰克語翻譯
固然說在很多方面上,從非3.0的USB接頭及不支援 exFAT 的內建播放器,到超級反光的面板及差強人意的喇叭,可以感受到這台電視畢竟是低階機種翻譯只不外在這個價錢可以買到一台畫質還可以而且沒有致命錯誤謬誤的4K HDR電視只能說CP直已算OK了。Roku 介面固然有廣告,但是流暢的介面和整合的辦事蠻利便的。
想到5-6年前4K仍是超級貴的技術,到此刻可以到大賣場直接抱一台平價機種回來,只能說科技提高真快 哈哈~
恩⋯⋯這個黑色⋯⋯
Roku已經主動把華頓翻譯公司之前在 Roku Stick 上利用過的App都安裝了
播放 4K HDR 畫質的影片時電視有上角會呈現 HDR的字樣
Your Name (4K HDR)
Sharp北美電視部門已在2015年銷售給中國海信了,所以而今北美市面上Sharp的電視都是Hisense貼牌的,專攻低階市場翻譯這台是 BestBuy特規機型,號稱支援 4K HDR 及 HDMI 2.0,並整合了北美相當熱門的 Roku 智慧電視平台。入手價錢為加幣$399,加完稅和環保費折合台幣約$10K。
接上美版的小米盒子,可以確認這台電視支援 HDMI 2.0和 2160p@60Hz
開機!只有英、法、西、德 說話可以選擇
開機後電視會逼迫聯網並要求註冊或登入Roku帳號,然後主動更新
Roku商城上直接內建了北美經常使用的串流平台: YouTube翻譯社 Netflix, Amazon Prime Video, Plex翻譯社 Crunchyroll, Google Play Movies 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頁右側的告白不像Roku自家的外接版裝配可以關掉。電視首頁被逼迫顯示告白有點討厭...只不外最少都是靜態的...
驗明正身及型號
開箱!
配件只有 電源線、電視腳架(+螺絲)、遙控器(+電池) 及 英語/法語簡略單純仿單
仿單建議放在桌上組裝腳架
體積不大的外箱,本身一小我也不難搬動
接下來簡單測試一下畫質,直接使用電視內建的圖片顯示程式:
接上無線電視天線並掃描頻道,需要約20分鐘
以小我不是特殊敏感的眼睛,感覺起來固然色彩不是特別準,並且面板的反光有點干擾,然則畫面細節跟之前習慣使用的HD電視比起來真的差很多~
最後來測試看本地無線電視台,可以看得出來這台電視的upscale能力有點有限
The Piano Guys - Fight Song (YouTube 4K SDR)
初始化後就進入到主畫面了。
The Piano Guys - A Sky Full of Stars (YouTube 4K SDR)
Knights of Sidonia (Netflix 4K HDR)
保麗龍拿掉
側面根基的 IO: USB 2.0、3.5mm Line Out、AV端子、數位電視同軸接頭、HDMI 2.0*3、S/PDIF 以及有線網路
The Grand Tour (Amazon Prime Video 4K HDR)
CKWS-DT (VHF 1080i)
背後沒有其他的接頭,除左側的電源孔及壁掛接孔
後背的貼紙上直接表明了此機型為 BestBuy 特規機型,且在今年7月生產
舊的電視櫃兩側太高,會頂到電視,只好拿紙版臨時來墊高一下
WPBS-DT (UHF 1080i)
手邊有的4K訊源來測試一下,畫面是拿手邊的 Canon G7X拍的,不知道準不準
引用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5603445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公司02-77260932
留言列表